高空作業,又稱為高處作業。一般來說:「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公尺以上(含2公尺)有墜落之虞的高處進行作業,都稱為高空(處)作業。」。

  根據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統計,2018年全國勞工職災件數共1萬4千多件,其中重大職災死亡人數有285人,而主要發生災害類型為「墜落」,占重大職災的51%,造成146人死亡,換算下來,平均每不到3天,就有1人發生墜落職災而死亡,故此議題需要國人關注及探討。

高空作業前A/B/C三要素
  因高空(處)作業施工時,常需不斷移動作業位置,勞工稍有不慎,即可能發生墜落,導致職災傷亡。因此,勞工作業前,除需接受教育訓練外,還需謹記墜落防護A/B/C三要素,讓勞工朋友在高空(處)作業時,上工安心,安全返家。那麼何謂A/B/C三要素呢?
  首先,「A」就是先行檢查作業現場有無安全可鉤掛的錨錠點(Anchorage),其中包含了固定式以及移動可重複使用式錨錠點。「B」就是穿戴適合工作環境所需,符合身形之全身背負式安全帶(Body support harness),簡略可分為:(1)擒墜(2)擒墜+攀爬(3)擒墜+局限空間進出(4)擒墜+定位作業4種類別。「C」就是連接繩(Connector),包含了能量吸收連接繩(Shock-absorbing lanyards)以及自動回縮救生索(Self-retracting lifelines,SRL),需根據工作現場的墜落淨空距離(Fall clearance)而選擇,其中包含是否在開口或具銳利邊緣作業(Leading edge & sharp edge)等。上列三要素缺少一個,即屬不安全的高空(處)作業環境。
  另外,近年普遍新加入D – Descent/Rescue(降落/救援)項目,若發生意外,現場應有置備可以動力或機械輔助吊升之緊急救援設備等。
高空作業,你了解多少?
安全防護具正確使用

勞工不安全行為是職災發生的主要因素,而美國學者Heinrich也提出有名的88:10:2比例,意即88%的意外是不安全行為造成,10%是不安全狀況,2%是無法預防的因素。其中不安全行為包括個人防護具使用不當,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正確使用比沒有防護更可怕!
誠如上述所言,時時審視降落防護A/B/C,包含是否有安全合適的錨錠點?安全帶之腿部織帶是否調整到適當位置?是否有做定期檢點?作業類型是否為需要水平移動之開口作業或具銳利邊緣?鉤掛錨錠點的位置為頭頂上(Over-head)?肩部高度(Shoulder level)或是腿部高度(Foot level)?墜落淨空高度距離是否不足,而有產生墜落撞擊意外之風險等。

高空作業,你了解多少?(圖一)
圖一為纜線作業中常用的窗框/女兒牆臨時錨點,以及開口作業專用水平移動式自動回縮救生索。

如圖二所示,試想一般未展開的傳統緩衝包(能量吸收)連接繩長為1.8公尺至2公尺,當墜落淨空距離不足時,緩衝包展開時,就有可能產生相關撞擊意外風險,因此有這種作業情形時,建議使用個人式的小型自動回縮救生索(捲揚式防墜器)取代傳統緩衝包(能量吸收)連接繩,並考量因鉤掛點位置的不同與限制,而所需選擇不同的自動回縮救生索(捲揚式防墜器),如圖三所示。
高空作業,你了解多少?
圖二:緩衝包連接繩安全墜落淨空距離與建議替代防墜設備示意圖​
高空作業,你了解多少?
圖三:因應作業鉤掛點不同,應選用不同自動回縮救生索示意圖​



高空(處)作業雖具高度風險性,但是只要事前做好安全評估,使工作者了解工作環境與性質,選擇正確且合格的防護具,並利用「墜落防護A/B/C」三要素自我檢視,即可有效使高空(處)作業危害降低。

0

發表留言